十二烷基硫酸钠(SDS)-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(PAGE)是一种常用的蛋白电泳。经典SDS-PAGE蛋白电泳凝胶,由两种不同浓度的丙烯酰胺溶液形成的不连续凝胶(浓缩胶和分离胶)。
聚丙烯酰胺是由丙烯酰胺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,通常与双丙烯酰胺或N,N'-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结合使用。 交联剂双丙烯酰胺含有两个单位通过亚甲基桥连的丙烯酰胺。 聚合是被TEMED催化(N,N,N,N-四甲基乙二胺)的自由基反应-通常由过硫酸铵(APS)引发。在既定温度下,APS和/或TEMED的浓度决定了聚合速率。
蛋白电泳,通常采用30%或30%+(%T)的聚丙烯酰胺凝胶。通过改变基质的百分比来调整孔径大小,从而有效分离不同大小的蛋白。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含量与蛋白大小成反比。
分离胶中丙烯酰胺比例和分离蛋白大小的关系
丙烯酰胺比例 | 8% | 10% | 12.5% | 15% | 20%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分离蛋白范围 | 25-200 KDa | 15-100 KDa | 10-70 KDa | 6-60 KDa | 4-40 KDa |
SDS是一种阴离子去污剂。SDS-PAGE蛋白电泳中,SDS与蛋白质紧密集合,将蛋白质的氢键、疏水键打开,引起蛋白质构想的改变,其所带的电荷与蛋白质有大大的差异,因此消除或掩盖了蛋白质本身的电荷。电泳时的蛋白的迁移率就不在受蛋白质原有的电荷和形状的影响,而只与蛋白质大小有关。
常用SDS-PAGE蛋白电泳分离胶和浓缩胶配置表
溶液成分(mL) | 5%浓缩胶 | 不同浓度的分离胶 | 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6% | 8% | 10% | 12% | 15% | ||
水 | 6.8 | 20 | 16.7 | 13.3 | 10 | 5 |
30%Acr-Bis(29:1) | 1.7 | 10 | 13.3 | 16.7 | 20 | 25 |
1M Tris(pH=8.8) | - | 19 | 19 | 19 | 19 | 19 |
1M Tris(pH=6.8) | 1.25 | - | - | - | - | - |
10% SDS | 0.1 | 0.5 | 0.5 | 0.5 | 0.5 | 0.5 |
10% 过硫酸按 | 0.1 | 0.5 | 0.5 | 0.5 | 0.5 | 0.5 |
TEMED | 0.01 | 0.04 | 0.03 | 0.02 | 0.02 | 0.02 |
总体积(mL) | 10 | 50 | 50 | 50 | 50 | 50 |
凝胶配置试剂
产品号 | 名称 | 级别 | Cas | 规格 |
---|---|---|---|---|
A108470 | 丙烯酰胺 | 电泳专用级 | 79-06-1 | 25g,100g,500g |
M104026 | N,N′-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| 电泳级, ≥99.0% (T) | 110-26-9 | 25g,100g,500g |
T105496 | 四甲基乙二胺(TEMED) | 用于电泳,99% | 110-18-9 | 25ml,100ml |
A112447 | 过硫酸铵APS | 99.99% metals basis | 7727-54-0 | 25g,100g,500g |
S108346 | 十二烷基硫酸钠(SDS) | 电泳专用,≥98.5% (GC) | 151-21-3 | 25g,100g,500g,2.5Kg |
经典SDS-PAGE蛋白电泳缓冲体系(Tris Glycine)工作原理:
上层浓缩胶,由较低浓度丙烯酰胺溶液形成(一般丙烯酰胺浓度为4-6%)。浓缩胶体系中的氯离子(Cl-)作为先导离子,以较快的速度向正极迁移。在其后面形成一个电导较低、电位梯度较陡的区域,加快了蛋白质和甘氨酸离子(Gly)的迁移。由于浓缩胶中的pH较低(一般pH=6.8),甘氨酸的负离子效应不明显,作为尾随离子,迁移较慢。所以,进入分离胶之前,蛋白堆积在氯离子、甘氨酸离子之间,有利于提高电泳的分辨率。
进入下层分离胶后,pH升高(分离胶通常pH=8.8),使甘氨酸解离成负离子效应增加,使甘氨酸的迁移超过蛋白质。另外,由于分离胶中的丙烯酰胺浓度明显高于浓缩胶,一般丙烯酰胺浓度为8-15%。蛋白质便在一个较均一的pH和电压梯度环境中,按其性质分离。在非变性蛋白凝胶电泳中,按荷质比分离蛋白。在SDS-PAGE变性蛋白凝胶电泳,按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离蛋白质。
Tris Glycine缓冲体系电泳缓冲液组分
组分 | Tris base | 甘氨酸 | SDS | 去离子水 | (pH 8.3)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浓度 | 25 mM | 192mM | 0.10% | — |
电泳缓冲液配置试剂
产品号 | 名称 | 级别 | Cas | 规格 |
---|---|---|---|---|
T110601 | 三(羟甲基)氨基甲烷 | 分子生物学级,≥99.9%(T) | 77-86-1 | 500g,1Kg |
A110752 | 甘氨酸 | 用于电泳,≥99% | 56-40-6 | 500g,2.5Kg |
S108346 | 十二烷基硫酸钠(SDS) | 电泳专用,≥98.5% (GC) | 151-21-3 | 25g,100g,500g,2.5Kg |
除了(Tris-甘氨酸)缓冲系统,聚丙烯凝胶蛋白电泳缓冲系统也衍生出了一系列进化缓冲系统。Tricine缓冲系统中,用Tricine替代了传统Tris-甘氨酸系统中的甘氨酸,使得低分子量蛋白(2-20 kDa)电泳具有更高的分辨率。Tris-醋酸盐凝胶可以用于大分子量蛋白(<500 kDa)的分离。
考马斯亮蓝R250染料是SDS-PAGE中最常用的蛋白染色之一。蛋白质-染料复合物在549纳米处有最大的吸收。每个正电荷氨基酸约1.5-3个考马斯亮蓝R250分子将被结合。灵敏度在200-400ng左右。而考马斯亮蓝G250主要应用是Bradford法(测定蛋白质浓度),但也可以对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蛋白质进行染色。
蛋白染料
产品号 | 名称 | 级别 | Cas | 规格 |
---|---|---|---|---|
C298550 | 考马斯亮蓝染色液 | - | - | 100ml |
C298551 | 考马斯亮蓝快速染色液 | 0.1%(W/V) | - | 100ml |
B105005 | 考马斯亮蓝R250 | 电泳级,≥90 %(HPLC) | 6104-59-2 | 5g,25g,100g |
B104241 | 考马斯亮蓝G250 | 70%,用于电泳 | 6104-58-1 | 5g,10g,50g,250g |
C298552 | 考马斯亮蓝脱色液 (40%甲醇,10%冰醋酸) | - | - | 100ml |
上样缓冲液通常包含密度成分、SDS、染料、缓冲体系。密度成分帮助样品沉入凝胶孔中,SDS是一种阴离子去污剂,染料则用于指示电泳的进展。对于还原蛋白电泳,还需在上样缓冲液中加入还原剂,降低二硫键的生成。
组分 | Tris HCl | 甘油 | SDS | 溴酚蓝 | 二硫苏糖醇(DTT) | 去离子水 | (pH 6.8)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浓度 | 63 mM | 10% | 2% | 0.00% | 0.1 M(还原蛋白电泳) | — |
上样缓冲液组分
产品号 | 名称 | 级别 | Cas | 规格 |
---|---|---|---|---|
T105291 | 三(羟甲基)氨基甲烷盐酸盐(Tris HCl) | 用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培养,≥99.0%(AT) | 1185-53-1 | 100g,500g |
G118851 | 甘油 | 无菌,for molecular biology | 56-81-5 | 100ml |
S108346 | 十二烷基硫酸钠(SDS) | 电泳专用,≥98.5% (GC) | 151-21-3 | 25g,100g,500g,2.5Kg |
B109645 | 溴酚蓝 | Indicator | 115-39-9 | 10g,25g,50g |
D104861 | DL-二硫苏糖醇(DTT) | 用于电泳,≥99% | 3483-12-3 | 1g,5g,25g |